香港通报首例基孔肯雅热死亡病例 我国现阶段基孔肯雅热防控情况如何
香港报告了首例基孔肯雅热死亡病例,引起社会关注,关于我国现阶段基孔肯雅热的防控情况,目前国家高度重视,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防控,包括加强疫情监测、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知等,我国基孔肯雅热的发病率相对较低,但仍需保持警惕,加强防控工作,香港报告首例基孔肯雅热死亡病例,我国高度重视并采取多项措施加强防控,目前防控形势稳定。
2025年10月22日,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通报了首例基孔肯雅热死亡病例,一名77岁男子患有慢性病。10月13日,患者从内地返回香港后出现发热和关节痛症状,第二天出现皮疹并入院治疗,最终死于屈公病并发多器官衰竭。今年香港报告的42例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,反映了跨境传播的风险。
目前,我国基孔肯雅热疫情呈现区域聚集特征。广东省疫情尤为突出。2025年10月5日至11日,新增本地病例2257例,其中东莞、江门等地病例数量显著增加。江门市通过创新的防控措施,如台风期间“在外抗台风、在家灭毒蚊”的双线作战策略,新增病例数量比台风前减少25.8%,国庆假期后病例数量比9月底减少54%。国家疾控局已将基孔肯雅热列为10月份关注的传染病之一,特别提示加强蚊媒防控和个人防护。
针对基孔肯雅热的防治,我国建立了多层次的防治体系。国家疾控局发布的《2025年版防治技术指南》增加了输血传播、母婴传播等罕见传播方式的说明,细化了病例分类标准,将确诊病例分为海外输入、省外输入和本地病例三类。在实验室诊断方面,以抗原检测阳性为诊断依据,要求省级疾控中心及时将病毒基因组序列上传至监测预警系统。在具体的防治措施中,重点包括:
环境治理:定期清除各种积水容器,疏通沟渠,社区统一清理蚊媒滋生地
个人防护: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蚊剂,安装纱窗蚊帐,避免户外活动(上午7-9点、下午5-7点)
医疗反应:发热、关节痛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,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,禁止阿司匹林防止出血风险。
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。潜伏期通常为3-7天,临床表现为突然高烧(39-40℃)、严重的关节疼痛和皮疹。虽然大多数患者可以自行痊愈,但关节症状可能会持续几周到几个月,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可能会有严重的并发症。目前还没有特殊的抗病毒药物,疫苗仍处于研发阶段,因此防止蚊虫叮咬已成为关键措施。
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跨境人员流动的增加,基孔肯雅热的防治面临着新的挑战。中国加强了对边境地区蚊媒密度的监测,制定了十五届全运会等国际赛事的专项防治计划。公众需要提高疾病预防意识,特别是去东南亚、非洲等流行地区时,应采取防蚊措施,回国后及时报告旅游历史。只有通过政府、社区和个人的共同努力,才能有效地控制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。
猜你喜欢
香港通报首例基孔肯雅热死亡病例 我国现阶段基孔肯雅热防控情况如何
15国联合谴责以色列通过约旦河西岸主权法案 15国警告以色列不要推行单方面非法政策
清除加沙地表未爆弹药或需20多年 加沙已有超过53人因未爆炸弹药死亡
作者:访客本文地址:https://taowuwang.com/post/145.html发布于 2025-10-24 14:00:09
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功夫财经


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