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假羽绒服如何识别?怎样选一件合适的羽绒服?
识别真假羽绒服的关键在于检查羽绒服的标签、质地、填充物分布和保暖性能,选择适合的羽绒服要考虑自身需求、款式、羽绒质量和价格,购买时,注意羽绒服的保暖性、防风性、舒适度和尺寸,挑选时,可观察羽绒服的外观、手感,以及试穿时的舒适度,购买前务必了解产品信息,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和商家。
秋冬来临,保暖类服饰成为各大电商平台销售的热门品类,其中,羽绒服是热门中的“顶流”。近日,“低价羽绒服”使用劣质填充物在社交平台引发关注。有用户表示价格过低的羽绒服内里基本不是真羽绒,而是“飞丝”。
加工过程中从羽毛上脱落下来的单根短丝,价格低廉,不仅不能起到保暖作用,而且极具迷惑性,普通消费者如果不拆开衣物很难辨别。究竟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算“羽绒产品”?寒冬临近,如何杜绝滥“羽”充数?
在社交软件及投诉平台中,关于羽绒服滥“羽”充数的帖子有不少。几天前,王欣(化名)在黑猫平台发起了自己购买的一件羽绒服疑似是用劣质的“飞丝”进行填充的投诉。
王欣:这件羽绒服我是之前买的,它不保暖,只穿了一次,洗了一次,洗的时候里面的绒朵拍不开,一团一团的,我感觉它不像羽绒服,最近看到好多报道假羽绒服,我把袖口剪开了一点,把里面的绒翻出来一看,结果里面是一根根的丝,不是绒朵。
王欣提供给记者的相关照片中,这些填充物的形态看似与普通的羽绒没有太大区别,但放大之后可以发现,这些填充物不是我们常见的呈蒲公英状的绒子,更像是一根根线头状的绒丝团在了一起。王欣说,当初是因为卖家宣传90%白鸭绒填充才购买了这件衣服。
王欣:有点硬那种,不像羽毛,感觉像是人造的。我看到评论区有人把衣服剪开,看到里面也是一些杂毛。绒子含量都没写,水洗标只写了90%白鸭绒,后面商家说,三百多块钱买不到90%白鸭绒,他又说这个是50%白鸭绒。
衣服的洗标照片显示,该件羽绒服填充物为90%白鸭绒,王欣认为这是虚假宣传,要求商家退款并进行赔偿,但由于购买时间较长,商家及平台均没有支持她的诉求。
河北女孩陈溪(化名)同样就羽绒服填充物问题发起了消费投诉,去年她购买了一件359元的羽绒服,商家称是100%羽绒填充,今年再拿出来,从里面钻出了一根根丝状填充物。
陈溪:洗完之后“飞丝”从袖子和连接处全钻出来了。我去年问商家的时候,他说里边是百分之百羽绒,今年再问他的时候,他说当时他说的是50%鸭绒。
在社交平台,也有不少关于“飞丝”填充物的提示和介绍。
那么,从专业角度来说,什么是“飞丝”?它能起到保暖作用吗?用什么样的填充物才能称得上是“羽绒服”?
国内某知名服装品牌品质、科技实验室负责人舒锦辉告诉记者,羽绒由绒子、毛片等组成,“飞丝”一般被认为是从绒子或羽毛片上掉下来的单根物质。
其实羽绒是鸭子或者鹅身上的一些绒毛,主要起保暖作用的是绒子。那种比较硬的小毛片,那种毛片掉下来是一根根的,比较光滑的那种丝是羽丝。另外可能还有一些像陆禽的毛——鸡毛。
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纺设系(纺织品设计与产业经济系)副教授沈华介绍,羽绒产品之所以保暖,是因为其中的绒子可以锁住静止空气,阻止热量对流,形成有效的保温层。
羽绒服的里面是绒子,它中间有一个核,类似于蒲公英的三维结构,可以含有大量的静止空气,这个是保暖性的一个关键,所以通常鹅绒可能会比鸭绒更保暖一些,因为鹅绒的绒朵或绒子更大一些,它的保暖性和蓬松度会更好一些。
2022年4月开始实施的《羽绒服装》标准,对填充物提出了要求——明确绒子(包括朵绒、未成熟绒)占比不得低于50%且最高为95%,并需按5%整数倍标注。
因为最低标准是绒子含量要达到50%以上的,才能够叫羽绒服,按照标准的话,它是有分档的,就是50%、55%、60%……每隔5%一个档,最高是到95%的绒子含量。
那么该如何选择一件合适的羽绒服呢?沈华介绍,除了看绒子含量,还要看充绒量等指标:
一、绒子含量。绒子含量是指羽绒制品中,纯绒子,不含羽丝、羽毛片这些,纯绒子占羽绒总重量的百分比,也是衡量羽绒品质的一个核心指标;
二、充绒量。羽绒服中充绒量越高,羽绒服的厚度相应也会更大、更厚,保暖性也会更好;
三、服装款式。如果这个羽绒服特别修身,绷得比较紧的话,保暖性就会下降,因为里面含有的静止空气就会减少。
对于一些特别宽松的羽绒服,特别是当我们行走的时候,人体和羽绒服间隙中的空气会产生流动,会导致隔热性能下降。所以对于羽绒服来说,保暖性比较好的前提是有一个适当的宽松度,不宜过紧或过于宽松。
作者:访客本文地址:https://taowuwang.com/post/226.html发布于 2025-11-04 14:31:50
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功夫财经

			
  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