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阳市宛城区:创新招商新模式 精准延伸产业链
南阳市宛城区正积极创新招商新模式,致力于精准延伸产业链,该区通过优化投资环境、强化服务保障,积极引进高质量项目,并不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,此举旨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,提升产业竞争力,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。
大象新闻记者 张定有 通讯员 吴秉珅/文图
在南阳市宛城区红泥湾镇产业园区内,食品加工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,各类预制菜产品接连下线;装备制造厂区内,防爆电机核心部件的生产秩序井然;艾草加工企业的研发实验室内,中药饮片、保健贴剂等新产品正接受严格质检……这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,正是红泥湾镇创新招商机制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生动体现。
近年来,宛城区红泥湾镇摒弃传统“大水漫灌”式粗放招商模式,充分发挥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,围绕食品加工、建材制造、装备制造及艾草加工四大优势产业,实施“分业招商、精准施策”策略。通过明确产业分工、精准对接上下游资源,推动各产业从“单点突破”向“集群发展”转变,探索出一条依托特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。
商会引领发展方向,产业分工明晰路径。“过去招商引资缺乏统筹规划,引进的企业多为‘单打独斗’,难以形成完整产业链条。”红泥湾镇商会负责人尹新朝介绍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镇政府与商会联合成立专项招商工作组,依托四大产业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,制定了差异化招商方案。食品加工产业重点发展原材料制备与预制菜领域,补齐产业链上游短板;装备制造产业聚焦防爆电机细分市场,着力引进下游配套企业;艾草加工产业推动产品从初加工向医药、保健品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;建材制造产业则围绕绿色环保方向,引进上下游关联企业。
清晰的产业定位使招商工作更具针对性。工作组依托商会的行业资源网络,精准对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,采取“以商引商”“产业链招商”等方式,邀请意向企业实地考察,详细介绍红泥湾镇的区位优势、政策支持与产业配套环境,成功吸引一批优质企业入驻。
食品加工突破瓶颈,实现从“初级加工”到“全链延伸”。在推动食品加工产业升级过程中,红泥湾镇通过精准招商实现“质效双升”。此前,该镇食品企业多从事初级农产品加工,产品附加值低,市场竞争力不强。为此,镇商会与招商工作组重点对接原材料制备和预制菜生产企业,成功引进佳味无限、仲润食品等行业龙头企业。
“我们入驻后,不仅引进了先进的预制菜生产技术,还与本地农户签订采购协议,有效带动了周边产业发展。”佳味无限食品公司负责人介绍。目前企业已建成标准化预制菜生产线,专注于肉类加工,产品在南阳市场占据稳固地位,并逐步辐射周边县市。随着产业链不断延伸,红泥湾镇已形成覆盖“农产品种植—原材料加工—预制菜生产—冷链物流”的完整产业链,带动800余名当地群众实现就近就业。
装备制造集聚成群,“细分赛道”培育规上企业。装备制造产业作为红泥湾镇的优势产业,依托商会精准对接防爆电机下游供应链需求,成功引进实达机械、美润防爆等企业,构建起以防爆电机为核心的产业集群。目前,全镇已有超过5家装备制造企业达到规模以上标准,形成从核心部件生产到整机组装的完整产业链。
“在镇商会的协调下,我们与园区内其他企业实现资源共享,既降低了生产成本,也提升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。”美润防爆电机公司负责人表示。企业生产的防爆电机广泛应用于煤矿、化工等领域,产品远销全国十多个省份,目前正积极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。
艾草加工谋求转型,“小艾草”成就“大产业”。艾草加工产业转型升级是红泥湾镇招商创新的另一大亮点。过去,当地艾草加工企业多以生产艾条等初级产品为主,利润空间有限。镇商会与招商工作组紧扣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趋势,重点引进立康医药、倍益建等具备研发能力的企业,推动艾草产品向中药饮片、保健贴剂等高附加值领域拓展。
更为引人注目的是,本土企业艾嘉源集团在招商政策支持下,成功进军装备制造领域,其研发的艾灸床等产品不仅填补了本地市场空白,还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。“从艾草加工迈向装备制造,我们的转型离不开镇里的精准引导和商会的资源对接。”目前,该企业艾灸床产品已行销全国,成为国内康养行业的重要供应商之一。
目前,红泥湾镇四大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规模。通过商会主导的分行业招商模式,既实现了产业链的精准延伸,也推动了企业间的协同发展。红泥湾镇将持续优化招商机制,完善产业配套体系,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营商环境,助力四大产业集群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。
作者:访客本文地址:https://taowuwang.com/post/240.html发布于 2025-11-05 14:45:24
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功夫财经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